电子教案  
当前位置: 首页>>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精品重点课程>>正常人体结构>>正文
 
 课程介绍 
 课程标准 
 授课计划 
 课程录像 
 电子教案 
 多媒体课件 
 教材与教参 
 考核方案 
 单元习题 
 样例试卷 
 实验指导 
 学习园地 
     
 
第十四章 神经系统(四)
2010-09-28 15:13  

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理论课教案

课程名称:正常人体结构         任课教师:          职称:   

        

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

壁无平滑肌,损伤后出血较多。

硬脑膜V窦有:上矢状窦、下矢状窦、直窦、窦汇、横窦、乙状窦、岩上窦、岩下窦、海绵窦,最后到颈内V

2)蛛网膜:蛛网膜粒:具有吸收脑脊液的功能。

3)软脑膜:脉络丛----具有产生脑脊液的作用。

二、脑的血管

占心输出量的15~30%,中断5秒,意识丧失,中断5分钟,脑死亡。

(一)动脉

1)颈内A:通过颈A管颅腔海绵窦弯向上后到蛛网膜下隙分:

①大脑前A—半球的内侧面。

②大脑中A—外侧沟半球上外侧面,发出6~11条中央支豆、尾、内囊后肢、背侧丘脑。血管细压力高,易破裂出血。

③脉络丛A—侧脑室下角形成脉络丛。

④眼A—视器。

⑤前后交通A,与大脑前后A吻合。

2)椎A

左右椎A汇合形成基底A然后分:①脊髓前、后A②小脑下前A③小脑下后A④迷路A—内耳⑤小脑上A⑥脑桥支⑦大脑后A半球后1/3、部分间脑。

3)大脑A

大脑前A、前交通支、大脑中A、后交通支、大脑后A在视交叉、灰结节、乳头体所形成的环状结构,具有代偿意义。

(二)脑的静脉

1)浅V             2)深V

三、脑脊液及其循环

1、产生和作用:脉络丛产生,无色透明、V150ml,具有营养,缓冲外力震荡的作用。

2、循环途径:左右侧脑室→室间孔→第三脑室→中脑水管→第四脑室→正中孔、外侧孔→蛛网膜下隙→蛛网膜粒吸收入上矢状窦。

 

 

 

看教材图14-29

 

 

10分钟

 

 

 

 

 

看教材图14-31

 

 

 

 

 

 

 

 

 

看教材图14-34

 

 

 

 

 

10分钟

看教材图14-36、表14-2

上一页 下一页 [1 2 3 4 5]
关闭窗口
 
     

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 医学系基础医学教研室
地址:陕西省咸阳市沣河新区统一大道
电话:029-33680167  ICP备案号:
陕ICP备060049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