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教案  
当前位置: 首页>>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精品重点课程>>正常人体结构>>正文
 
 课程介绍 
 课程标准 
 授课计划 
 课程录像 
 电子教案 
 多媒体课件 
 教材与教参 
 考核方案 
 单元习题 
 样例试卷 
 实验指导 
 学习园地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细胞膜、细胞核
2010-09-02 17:16  

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理论课教案

 

课程名称:正常人体结构        任课教师:      职称:

        

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

    ②物质转运功能:

单纯扩散:脂溶性物质顺浓度梯度移动,如O2CO2等。

易化扩散:难溶性、不溶性物质在膜通道蛋白或者载体的帮助下顺浓度梯度跨膜移动。

主动转运:通过消耗能量在生物泵的帮助下,逆浓度梯度转运物质的过程,包括原发性主动转运和继发性主动转运。

    原发性主动转运:能量来自钠泵(钠-钾依赖式ATP酶),逆浓度梯度向细胞外转运3K+ 和向细胞内转运2Na+ ,属生电转运。

    继发性主动转运:直接动力不是来自ATP,而是其他。

    内吞作用及外吐作用:大分子和颗粒物质是通过形成一系列膜囊泡形成和融合过程完成转运的。摄入过程称为内吞作用,排出过程称为外吐作用。

    ③信息传递(信号转导):位于细胞膜上的受体可与信息分子特异性结合,将信息转给细胞内的一些物质。与受体对应的细胞外的信号分子称为配体

    ④膜抗原及免疫保护:

血型抗原:ABO抗原是人红细胞膜表面的主要抗原。

组织相容性抗原MHC):同种异体移植物移植后常发生免疫反应,原因是人细胞膜上有MHC抗原,主要存在于白细胞中,称为人白细胞抗原HLA)。

二、细胞核

    细胞核的形状和数目随物种类型及功能状态而异。通常只有一个细胞核,少数如肝细胞也可有多个核,存在于间期的称为间期核。

由核被摸、核仁、染色质和核基质(核骨架)组成。

  1核被膜核孔复合体

①核被膜:由内外两层单位膜构成,之间的腔隙称核周隙。此外还有核孔、核糖体等结构。

②核孔复合体:功能是介导细胞质和细胞核的物质运输。

观看几种物质转运方式的动画,加深理解。

 

 

 

 

 

 

 

 

 

 

 

 

 

 

 

 

10分钟

 

 

 

 

 

看图

 

上一页 下一页 [1 2 3 4 5 6 7 8]
关闭窗口
 
     

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 医学系基础医学教研室
地址:陕西省咸阳市沣河新区统一大道
电话:029-33680167  ICP备案号:
陕ICP备060049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