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 学习动态 > 正文

国务院历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会议精神摘录

发布日期:2014-03-11 15:39

  2013320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摘录):今天我们召开国务院第一次全体会议,这标志着新一届政府开始全面履行职责。我讲三方面问题。

  一、努力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

  促进和推动经济转型,必须直面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这两个最大的也是涉及人口最多的差距。今后五年要再减少6000万农村贫困人口,今年就要迈出实质性步伐。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抓紧研究制定城镇化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强政策指导,促进城镇体系合理布局,东中西部地区因地制宜,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要不断改善民生。本届政府任期内,特别要织好一张覆盖全民的保障基本民生的“安全网”。第一,“补短板”。需要看到,保障基本民生,不仅关系困难群体,也关系到包括中等收入群体在内的所有人。基本民生保障好了,可以消除各个收入阶层的后顾之忧。第二,“兜底线”。这主要是解决特困群体的问题。现在全国有7000多万低保人口和8000多万残疾人,这里面有交叉,还有250万流浪乞讨人员和50万左右特困大病患者。政府要动员社会力量,大家一起来做,想办法用5年时间真正把底兜起来。“等钱救命”、“流浪者无家可归”等现象,即使只是个例,都会对社会的道德底线产生巨大冲击。有些钱要集中起来,整块地花,不能“碎片化”。

  要大力促进社会公正。社会公正的制度要逐步建立完善,让人人都有平等的机会。

  要加快建设创新政府。要改变办事没有预算约束概念、想怎么办就怎么办的情况。把公开、透明、规范、完整的预算制度逐步建立起来,把社会保障中政府支出费用逐步纳入预算管理的范围,就可以促进支出结构优化,使财力更多地向民生倾斜。改革不仅仅是发展改革部门的事,各部门都要提出改革的举措,要用改革的思维、用制度而且是能管长远的制度来推动经济转型、民生改善、社会公正。

  二、抓紧实施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

  这次机构改革方案的标题中,我们加上了“职能转变”四个字,这是改革的核心。转变职能是新一届政府开局第一件大事,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情况下,转变职能是一剂良药。政府把权力放下去,可以让民间投资和民间的创造力活跃起来。政府要坚决转变职能。该放的要坚决地放,该管的要真正管住,切实承担起责任,并且要使责任强化、硬化。

  三、做好政府工作要把握的几项要求

  要在谋大局当中抓重点。今后5年怎么办,一定要从全局的角度结合部门的实际,把重点突出出来,一年解决几个重点问题。排个时间表,今年抓几个,明年抓几个,一件一件地做。

  要把有限的钱花在建制度、增效益上。建立制度要尽可能完整,不能“碎片化”,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否则执行起来就难了。建制度一定要是公平的、公正的,而且是可以公开的,能够让人民群众监督检查。

  要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执行力和效率。执行力和效率是我们的力量所在。政府要说到做到,不然就不说,说了就要做,不能“放空炮”。很多事情,都要让群众监督,让媒体监督。各部门都有督查的责任,要督查自己,也要加大对下边的督查力度。

  

  2013326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第一次廉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录):关于简政放权。这次改革从减少投资审批、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等方面放权,也就是要逐步地、最大限度地把权力放下去、交出去,放给市场、交给社会。这有利于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形势复杂严峻的情况下,可以有效激发民间投资的潜力和全社会的活力、创造力,释放制度红利,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应该看到,到了我们现在的发展阶段,政府职能确实需要更多地转向市场监管、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我们应该想得开,只要是为了发展、有利于老百姓、也是爱护干部的事,我们就下决心去做。

  关于管好钱财。就是要管好财政资金和公共资产,筑牢预算约束力的防线。这是建设廉洁政府的一个关键环节。

  关于勤俭从政。关键还是要厉行倡俭治奢,切实转变政风,这也是廉政建设必须做的事。在公务接待方面,严格控制、清理、减少会议和文件,要下更大力气解决。现在一些机关、一些单位庸懒散的现象比较突出,必须下决心治理。在加强廉政建设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勤政建设。

  2013329日,李克强总理在部分省市经济形势座谈会上的讲话:必须立足于扩大内需。城镇化蕴含着最大的内需潜力,要发掘好。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实现现代化,必须走城镇化之路。目前,有关部门正在统筹制定城镇化中长期发展规划,地方政府可以积极探索、主动作为。

  2013417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第5次常务会议上的讲话(摘录):结合当前形势,我再强调几项需要进一步研究推进的重点工作。要积极扩大国内有效需求。我们确实需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包括发展信息产业、实施“宽带中国”工程等,也包括发展养老、医疗等社会领域的产业等。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把就业放在首位。同时,要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已经确定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从医疗到养老,该落实的要落实,以逐步解除居民的后顾之忧。要完善并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如果最低生活保障因为物价上涨受到了影响,那就按机制该怎么补就怎么补。

  

  2013513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机构职能转变动员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摘录):转变政府职能,就是要解决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问题,通过简政放权,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激发市场主体的创造性活力,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就是要把政府工作重点转到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上来。也就是说,既要把该放的权力放开放到位,又要把该管的事务管住管好,这不仅是当头形势下稳增长、控通胀、防风险的迫切需要,也是保持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举措,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这一阶段的客观要求。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该放的权坚决放开放到位,激发市场主创造活力,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要通过转变职能、减少审批环节,继续清理不必要的资质资格和认定,注意发挥和落实行业协会的作用与责任,在不降低资质资格水平的前提下,降低就业创业门槛,营造就业创业的公平环境,调动创新创造的积极性。

  二、该管的事必须管住管好,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政府治理能力。这次转变职能,放和管是两个轮子,只有两个轮子都做圆了,车才能跑起来。大量减少行政审批后,政府管理要由事前审批更多地转为事中事后监管,实行“宽进严管”。要把政府的工作重点放到“保基本”上来,加快织就织好一张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安全网”,特别是要“补短板”、“兜底线”,为人民基本生活提供保障。即使是基本公共服务,也要深化改革、利用市场机制、创新供给方式,更多地利用社会力量,要加大购买基本公共服务的力度,要加快制定出台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凡适合市场、社会组织承担的,都可以通过委托、承包、采购等方式交给市场和社会组织承担。

  201379日、16日,李克强总理在经济形势座谈会上的讲话(摘录):发展服务业既稳增长又调结构。服务业是最大的就业容器,我国服务业跟同等发展国家水平差了10个百分点以上,养老、教育、医疗等服务业差得更远。现在说产能过剩,其实是一些产品生产能力过剩,而服务则是供给严重不足。无论是基本公共服务,还是非基本公共服务,都有“短板”,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