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编码:308012024
学 时:88
适用专业:三年制高职护理
一、 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成人护理2》是在“生命周期理论”和现代护理观指导下设置的一门临床护理课程,是护理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主要内容为成人期外科护理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如何应用现代护理观和技术对成人期常见外科疾病患者进行整体护理,以促进人类身心健康的专科护理课程。
(二)课程定位
《成人护理2》是一门重要的临床护理专业课程,是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本课程强调知识和能力并重,主要任务是使员工树立?°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理念,能运用护理程序,实施对成人期外科患者的整体护理,达到减轻痛苦、促进康复、保持健康、预防疾病的目的。前期课程有:《人体结构与功能》、《药理学》、《健康评估》、《基础护理》;后续课程有《社区护理》、《老年护理》、《护理综合实训》及临床见习实习等。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是以高职护理专业员工就业为导向,根据临床护理岗位所涵盖的工作任务的需要而设置,经职业能力分析,以实际工作任务为引领,以成人期外科护理所应具备的职业能力为主线和依据。课程设计主要按员工就业岗位的特点,采用工-学融合、院-校联动的深度递进式结构组合教学内容,并通过技能训练、案例分析、模拟成人期外科护理、临床见习、毕业实习等教学活动组织教学,实现实训、见习、实习要求与岗位技能一体化训练,从而培养员工初步具备成人期外科护理的基本职业能力。
本课程建议课时:总学时363,理论学时74,校内实训学时14,临床见习学时25,实习学时250。
二、 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任务驱动、服务驱动来展开知识、技能的教学活动,突出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的成人外科护理教学活动,培养员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熟练的护理操作技能,能运用正确的护理评估方法,针对成人期外科常见病、多发病采取恰当的护理措施;能够运用外科护理知识和技术,从生理心理等方面对成人期外科患者实施整体护理;使员工在护理理论指导下能独立设计及完成外科护理操作,能够从多个角度看待和解决临床护理问题。着重培养员工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综合职业素质,并为员工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让员工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培养员工的综合职业能力。
(二)具体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成人期外科常见病患者的护理措施;结合《急重危症护理》的学习,应掌握成人期外科常见危重症患者的救护原则和方法;熟悉成人期外科常见病患者的护理评估内容和护理诊断/问题;了解成人期外科常见病的概念、病因和病理基础知识。
2.能力目标
具有对成人期外科护理对象应用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并同时具有对常见病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反应进行观察和初步分析的能力;结合《急重危症护理》的学习,具有对成人期外科常见危重症患者进行初步应急处理和配合抢救的能力;具有实施成人期外科常见护理操作技术的能力;并具有初步管理手术室和初步配合常见手术的能力。
3.素质目标
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护生热爱人类、热爱生命的博爱之心。在评估和分析患者的需要时,护生应展示与患者良好的人际交往技能,对每项护理技术操作动作应轻、稳、准和连贯,并能通过动作传递情感,表现出高度的责任感。
三、 内容标准
(一)课程内容
按照护理专业课程目标和外科护理临床涵盖的工作任务要求,结合员工的认知特点和护士职业资格标准确定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安排
递进 |
单元 |
内容 |
时数 |
学习情境划分 |
1.外科总论护理、围手术期患者护理 |
体液平衡失调、麻醉、手术前后患者的护理 |
24 |
2.普外科护理技术 |
外科感染、损伤、颈部疾病、乳房疾病、急性化脓性腹膜炎与腹部损伤、胃肠疾病、肝胆疾病、周围血管疾病、胰腺疾病患者的护理、泌尿系统疾病患者护理 |
30 |
3.脑外科护理技术 |
颅脑外科疾病患者的护理 |
4 |
4.胸外科护理技术 |
胸部疾病患者的护理 |
8 |
5.骨外科护理技术 |
骨与关节疾病患者的护理 |
8 |
校内仿真实训 |
技能训练 |
实训一:外科护理操作-打结
实训二:手术前后护理及无菌技术
实训三:手术人员更衣、手臂消毒和穿无菌手术衣
实训四:手术体位、手术区皮肤消毒、手术区铺单法
实训五:清创术与更换敷料
实训六:乳腺癌患者的护理及胸部损伤的护理
实训七:腹外疝、肠梗阻、阑尾炎、大肠癌等疾病的手术及护理
实训八: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手术及护理
实训九:泌尿系统损伤、结石、肿瘤护理
实训十:绷带包扎 |
14 |
临床见习 |
普外科、胸外科、脑外科、泌尿外科、骨外科 |
外科护理技术(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普外科患者的护理、颅脑外科患者的护理、闭式胸腔引流术的护理、泌尿外科常用引流管的护理、骨科常用护理技术) |
25 |
毕业实习 |
普外科、胸外科、脑外科、泌尿外科、骨外科 |
能够根据普外科、胸外科、泌尿外科、脑外科、骨外科患者特点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和健康指导。 |
250 |
总计 |
|
363 |
(二)学习单元设计
单元 |
任务领域 |
课程内容及教学要求
(包涵技能、知识与素质目标) |
工作任务与情景设计
(教学行为/教学技能要求) |
参考课时(校内+见习+实习) |
1
|
外科总论护理 |
1.能区分体液平衡和失衡、不同体液失衡种类和严重程度、能完成体液失衡患者的输液及动态观察
2.能正确判断休克的种类和严重程度并实施抢救和护理;
3.能对麻醉患者进行护理;具备麻醉中、后及时发现并处理各种并发症的能力
4.能做出营养状态评定,并予以护理
5.能对普通外科感染患者进行护理,能区分破伤风感染的程度和实施的必要护理措施
6.能对创伤患者实施有效的现场急救、能识别烧伤患者的严重程度并实施护理,并具备伤口换药与拆线的能力
7.能对移植患者进行观察、事故现场能对离断肢体进行处理及保护
8.能做肿瘤预防的健康宣教、能对不同肿瘤患者(手术、放疗、化疗)进行观察和护理 |
任务1.
案例情景:体液失衡评估
任务2.
案例情景:休克患者的护理
任务3.
案例情景:麻醉患者的护理
任务4.
案例情景:感染患者的护理
任务5.
案例情景:烧伤患者的评估
任务6.
案例情景:换药拆线的方法
任务7.
案例情景:化疗、放疗的护理
活动方式:
1.多媒体展示、临床录像
2.个案分析互动:(员工分成若干组进行讨论)。
3.技能示教、训练
4.见习 |
16+4+30 |
2 |
围手术期患者护理 |
1.具备针对手术患者进行术前准备的能力
2.能熟练掌握术前手术人员的无菌准备以及洗手护士和巡回护士的职责
3.具备对术后患者进行动态观察和护理的能力 |
任务1.
皮肤准备方法
任务2.
外科术前无菌准备方法
任务3.
案例情景:手术患者健康宣教
活动方式:
1.技能示教,训练
2.见习
3.个案分析互动 |
10+4+30 |
3 |
甲状腺疾病患者护理 |
1.能区别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的严重程度,能对甲状腺患者进行恰当的术前、术后护理
2.能区别甲状腺良恶性肿瘤,能鉴别甲状腺肿瘤术后常见并发症并予以预防和处理
|
任务1.
案例情景:甲亢的评估
任务2.
案例情景:甲状腺术后评估
活动方式:
个案分析互动:(员工分组讨论) |
10+2+30 |
4
|
乳房疾病患者护理 |
1.能针对急性乳房炎进行相关的预防宣教,能对急性乳腺炎患者进行恰当的护理
2.能区分常见的乳房良性疾病,并指导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3.能基本区分乳房肿瘤的良恶性,能对乳癌手术患者进行恰当的术前、后护理并给予健康宣教并对普通市民进行宣教以预防乳癌的发生 |
任务1.
案例情景:乳癌术后评估
任务2.
案例情景:乳癌术后功能锻炼方法
任务3.
案例情景:乳房自我检查方法
活动方式:
1.模型识别、观看影视录像
2.个案分析互动:(员工分组讨论) |
12+2+30
|
5 |
周围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 |
1.能对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作出评估及护理
2.能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作出评估及护理
3.能对周围血管疾病患者进行恰当的术前、后护理并给予健康宣教 |
任务:
案例情景: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评估
活动方式:
个案分析互动(员工分组讨论) |
8+2+20 |
6 |
泌尿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 |
1.能对泌尿系统结石患者作出评估及护理
2.能对泌尿系统肿瘤患者作出评估及护理
3.能对泌尿系统疾病患者进行恰当的术前、后护理并给予健康宣教
|
任务:
案例情景:泌尿系统结石患者评估
活动方式:
1.个案分析互动(员工分组讨论)
2.观看泌尿系统护理电教 |
8+2+20 |
7 |
脑外科疾病患者的护理 |
1.能识别颅高压患者的临床表现、意识状态,能配合护理颅高压脑疝的患者
2.能对头皮损伤、颅骨骨折患者实施评估及护理
3.能对脑损伤患者能配合实施冬眠低温疗法护理,具备不同脑损伤患者的动态病情观察能力、能对脑脊液外漏患者实施护理
|
任务1.
案例情景:颅脑损伤患者评估
任务2.
案例情景:脑脊液外漏护理
活动方式:
1.个案分析互动(员工分组讨论)
2.观看电教 |
10+2+30 |
8
|
胸部疾病患者护理 |
1.能区分不同胸部损伤及严重程度、能对危重胸部损伤患者配合实施抢救、能熟练的护理胸腔闭式引流患者
2.能识别肺癌和食管癌的病因和临床表现,具备观察术后患者的能力,并实施有效护理、能对普通人群做有关预防肺癌和食管癌的健康宣教 |
任务1。
案例情景:胸部损伤患者评估
任务2。
案例情景:胸腔闭式引流护理方法
活动方式:
1.技能示教、训练
2.个案分析互动(员工分组讨论)
3.见习 |
8+3+30
|
9 |
骨科关节疾病患者护理 |
1.能针对骨折患者实施现场急救,能区分常见骨折及脱位、具备配合牵引患者、石膏绷带包扎患者、截瘫患者的护理和指导功能锻炼的能力
2.能配合进行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患者的护理
3.能区分不同部位骨关节结核,并予以护理
4.能区分不同骨肿瘤、能指导骨肿瘤截肢患者进行功能锻炼 |
任务1、
骨折现场固定方法
任务2、
案例情景:骨折疾病评估
活动方式:
1.多媒体展示、技能示教、训练
2.个案分析互动(员工分组讨论)
3.见习 |
6+4+30
|
四、 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1.课程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职业能力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以开展对成人期外科疾病护理活动项目来驱动,注重“教”与“学”的互动。教学活动注重培养员工的综合职业能力,通过理论教学、多媒体、观看录像、个案分析、角色扮演、校内实训、医院见习、毕业实习等多种手段,采用递进式的教学过程使员工能够在学习活动中完成成人期外科护理的基本技能,获得外科护理所需的职业能力。
2.课程突出实用性、前瞻性。将本专业的发展趋势及新知识、新方法及时体现在课程内容中。课程应以员工为本,内容要突出重点且表述清晰,教学活动设计具有可操作性,重在提高员工的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3.应加强对员工实际职业能力的培养,强化个案教学或项目教学,注意以任务引领的个案或项目,诱发员工的学习兴趣,使员工在案例学习或项目活动中了解外科护理的工作内容。
4.教师必须更新观念、重视实践,探索具有特色的职业教育新模式,以积极引导员工提升职业素养、提高创新能力。
(二)考核评价建议
突出过程与阶段评价,结合课堂提问、技能操作、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教学评价。强调目标评价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注重引导员工进行学习方式的改变。强调课程综合能力评价,结合护理个案分析,充分发挥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力,注重发展员工的综合职业能力,考核标准参照护士执业资格的标准。考核成绩由平时表现、技能考核、期末考试(包括60%理论考核、30%专科技术操作考核、10%平时表现)进行综合评价。
(三)教材编写建议
根据课程内容选用比较先进、针对性与适应性较强的教材,根据教学能力目标的确定,编写相对应的实训指导教材,并在此基础上,对教材进行在创作,编写好讲义、教案,制作课件。教材设计以护理程序为知识构架,以利于员工形成整体护理的思维和学习方法及临床综合能力的培养。建议使用卫生部规划、高职高专适用教材。
(四)实验实训建议
充分利用院-校合作的实习基地、满足员工见、实习的需要,并注意职业能力的发展,使院-校合作平台成为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教学场所。校内护理实训中心的模拟真实成人期外科护理场景,开设课间实训,满足员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
(五)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利用优质核心课程、校本教材、精品课程、网络资源,通过搭建多维、动态、活跃、模拟场景的课程训练平台,充分调动员工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锻炼积极的创造性等综合能力。使教学内容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化,使员工知识和能力的拓展成为可能。
编制人:杨晨 编制单位: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
编制日期:2013-12-23 审核人:孟园
院部负责人:赫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