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指导  
当前位置: 首页>>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精品重点课程>>正常人体结构>>正文
 
 名词解释 
 人体图库 
 课外视频 
     
 
实验七 呼吸系统模型及标本观察
2010-10-25 13:19  

【实验目的】

1.掌握呼吸系统及上、下呼吸道的组成;掌握鼻旁窦的位置及开口;掌握喉软骨的名称及喉的连结,喉腔的形态结构及分部;掌握气管的位置、分部及左、右主支气管的形态差异;掌握肺的位置、形态及肺门、肺根的概念;掌握胸膜的概念及分布。

2.熟悉鼻腔的分部、各部的形态结构;熟悉纵膈的概念及内容。

【实验材料】

1.呼吸系统概观标本。

2.打开胸壁的尸体标本。

3.头颈部正中矢状切面标本及挂图。

4.切除鼻甲,显露鼻道的标本。

5.离体喉标本或模型。

6.喉软骨标本、模型及挂图。

7.离体气管及主支气管标本。

8.离体左、右肺标本及挂图。

【实验内容】

在呼吸系统概观标本及打开胸壁的尸体标本上观察呼吸系统的组成、各器官的位置及其毗邻关系。

一、鼻

鼻包括外鼻、鼻腔和鼻旁窦3部分。

()外鼻及鼻腔

同学间相互观察鼻根、鼻背、鼻尖、鼻翼及鼻孔的形态。

在头部正中矢状切面标本上观察,可见鼻腔由鼻中隔分成左、右两腔,每个鼻腔被鼻阈分为前部的鼻前庭和后部的固有鼻腔两部分。鼻翼下为鼻前庭,可见粗短的鼻毛。在固有鼻腔外侧壁上有3个鼻甲,分别称为上、中、下鼻甲,它们下方有3个前后纵行的空隙为上、中、下鼻道,在上鼻甲后上方的小凹陷为蝶筛隐窝。观察鼻腔黏膜,可见位于上鼻甲平面及相对鼻中隔上部的黏膜呈白色或淡黄色,为嗅区,内含嗅细胞,具有嗅觉功能;除嗅区以外的其余鼻黏膜为呼吸区,活体呈红色或粉红色,含丰富的血管、黏液腺和纤毛,可对吸入空气加温、湿润、净化。

()鼻旁窦

取鼻旁窦标本观察。在鼻腔周围的额骨、筛骨、蝶骨和上颌骨内均为含气的骨腔,称鼻旁窦,总计有4对,分别为上颌窦、额窦、筛窦和蝶窦。用探针在切除鼻甲的标本上观察各鼻旁窦的开口,可见上颌窦、额窦、筛窦的前、中群小房开口于中鼻道;筛窦的后群小房开口于上鼻道;蝶窦开口于蝶筛隐窝。

二、喉

喉位于颈前中部,成人上界相当于第4颈椎体水平,下界平对第6颈椎体下缘,由喉软骨、软骨连结、喉肌和黏膜构成。

()喉软骨

在喉软骨标本或模型上观察。可见最大的一块为甲状软骨,其组成喉的前、外侧壁,由两对四边形软骨板构成;形如指环位于甲状软骨下方的为环状软骨;形如树叶的为会厌软骨;杓状软骨:左右各一,位于环状软骨板上缘的两侧,形如三角锥状,尖向上,底朝下。底与环状软骨板关节,底有向前、向外两突起:外侧突为肌突,前突为声带突。

()喉软骨的连结

在喉标本上观察。连于甲状软骨与舌骨间的纤维膜为甲状舌骨膜;由杓状软骨底与环状软骨板上缘构成环杓关节,可使杓状软骨在垂直轴上做旋转运动,能开大或缩小声门裂;由甲状软骨下角与环状软骨两侧后部的关节面构成环甲关节,可使甲状软骨在冠状轴上做前倾与复位运动,能紧张或松弛声韧带;弹性圆锥:由圆锥形的弹力纤维膜组成,自甲状软骨前角的后面,向下、向后附着于环状软骨上缘和杓状软骨声带突,其上缘游离,紧张于甲状软骨前角与杓状软骨声带突之间,称声韧带,为构成声襞的基础。

()喉腔

在离体喉标本或模型上观察喉腔的形态结构。喉的入口称喉口,由会厌上缘、两侧杓会厌襞及杓状软骨间切迹围成。自喉口至环状软骨下缘之间的腔为喉腔,内有黏膜被覆,在喉腔中部的两侧壁上,有两对前后平行的黏膜皱襞突入腔内:上1对为前庭襞,两侧前庭襞之间的裂隙称前庭裂;下1对为声襞,内有声韧带,位于两侧声襞之间的裂隙为声门裂,是呼吸道最狭窄的部位。依前庭襞和声襞将喉腔分为3部:喉前庭、喉中间腔和声门下腔。喉口至前庭裂间为喉前庭;前庭裂至声门裂间为喉中间腔,两侧向外延伸的梭形隐窝为喉室;声门裂至环状软骨下缘的部分为声门下腔,此区黏膜下组织较疏松,炎症时易起水肿。

三、气管及主支气管

()气管  在离体气管及主支气管标本上观察,可见气管为一软骨膜性管,由“C”形的半环状气管软骨环(1416)为支架构成,软骨环缺口向后。在打开胸壁的尸体标本上观察,可见气管起自环状软骨下缘,在胸骨角平面分为左、右主支气管,全长分为颈部和胸部两部分。

()主支气管  在离体气管及主支气管标本上观察,可见气管在胸骨角平面气管分为左、右主支气管。注意观察左、右主支气管的形态差异:右主支气管较陡直而粗短,左主支气管较平斜而细长。

四、肺

()肺的位置和形态

1.位置  在打开胸壁的尸体标本上观察。可见肺位于胸腔内,纵隔两侧,左右各一。

2.形态  取离体左、右肺标本观察。首先区别左、右肺,左肺为2叶,右肺为3叶;左肺前缘有心切迹,且两肺下面以膈肌与腹腔脏器相隔,右肺因膈下有肝向上隆起,故宽而短,因心脏偏左,故左肺狭长。其次观察肺的形态,两肺外观均略呈圆锥形,分一尖、一底、两面和三缘。肺尖,钝圆形,伸入颈根部,高出锁骨内侧13上方23cm。肺底:位于膈肌上面,又称膈面,向上凹陷。两面:肋面广阔圆凸,与胸廓内面的形态一致;内侧面邻近纵隔,中部有一凹陷为肺门,是主支气管、血管、淋巴管和神经出入肺的部位。出入肺门的结构被结缔组织和胸膜包裹形成肺根。三缘:前缘薄而锐,左肺下部有一凹陷为心切迹,右肺近垂直;后缘厚而圆钝,贴于脊柱两侧;下缘较薄锐,伸入胸壁与膈的间隙内,其位置随呼吸运动变化。

五、胸膜

在胸腔标本或挂图上观察。胸膜为一层薄而光滑的浆膜,可分为壁胸膜和脏胸膜。脏、壁胸膜在肺根处相互移行,形成一密闭、互不相通、内呈负压的胸膜腔,其中最大的为肋膈隐窝。壁胸膜可按其分部的部位分为胸膜顶、肋胸膜、膈胸膜和纵膈胸膜4部分。

【注意事项】

1.呼吸系统的结构比较小,同学实习时须仔细观察。

2.观察时动作要轻,以免损坏标本。

【附录】记忆歌诀

1.鼻腔黏膜  上鼻甲,中隔上,嗅区黏膜略浅黄;呼吸区,占大部,黏膜水肿不通畅;中隔前下易出血,注意保护莫损伤。

2.鼻旁窦开口部位  泪管开口在最下,鼻涕一把泪一把;中道额窦上颌窦,筛窦前中莫丢下;筛窦后群上鼻道,蝶筛隐窝只有它。

3.喉的结构  甲状环状杓会厌,软骨支架关节连;内衬黏膜外附肌,两组关节功能全;扩大缩小声门裂,声带松紧它也牵。

4.喉腔分部及特点  喉腔分为中下前,黏膜与咽相续连;中腔最窄下腔松,水肿阻塞很危险;环甲韧带掌握准,及时切开莫迟延。

5.气管构成、分部  C形气管软骨环,六颈下缘续于环;胸角平面分左右,全程共分颈胸段;颈段前有甲状腺,切开要选五到三。

6.左、右主支气管特点、意义  支气管,分两边,左支细长右粗短,左近水平右垂直,异物坠落向右转。

7.肺的形态  左肺狭长右粗短,三缘两面一底尖;外面邻接肋和肌,内面肺门较凹陷;锁骨内上二三厘,颈根深部有肺尖。

【临床意义】

1.鼻中隔前下部血管丰富、位置表浅,外伤及干燥刺激均易引起出血,90%的鼻出血均发生于此区,故称为易出血区。

2.急性喉阻塞时,为抢救病人生命可在环甲正中韧带穿刺,以建立暂时的通气道,以免病人窒息而危及生命。

3.左、右主支气管分叉处为气管杈,内有略偏向左侧的半月状嵴称为气管隆嵴,是支气管镜检的重要标志。

4.由于右主支气管较粗、走形较直、气管隆嵴偏向左侧及右肺通气量大等原因,临床上气管异物多坠入右主支气管。

【思考题】

1.简述喉腔的结构及分部。

2.试述肺的形态。

 

关闭窗口
 
     

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 医学系基础医学教研室
地址:陕西省咸阳市沣河新区统一大道
电话:029-33680167  ICP备案号:
陕ICP备060049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