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要点】
1、了解: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形式;脊髓节段与椎骨对应关系;脊髓白质、灰质的分部;主要硬脑膜窦的名称、位置及注入关系;大脑镰和小脑幕的形态和位置;
2、熟悉: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功能;脊髓的主要功能;小脑的位置、分部和功能;间脑的位置和分部;大脑半球的内部结构;语言中枢的位置;脑和脊髓被膜各层的名称、位置;大脑动脉环的组成;
3、掌握:脊髓的位置、形态和结构;脑干的组成、毗邻、主要结构、功能;脑的分部;侧脑室的位置、分部和交通;第三脑室、第四脑室的位置与交通关系;小脑扁桃体的位置;大脑半球的分叶、主要沟和回;内囊的位置、分部。
【实验材料】
1、切除椎管后壁的脊髓标本。
2、包有被膜的离体脊髓标本。
3、脊髓切片。
4、脊髓横切面模型。
5、整脑标本。
6、脑正中矢状面标本。
7、脑干和间脑标本。
8、电动透明脑干模型。
9、离体小脑标本。
10、小脑水平面标本。
11、端脑水平面(经纹状体和内囊)
12、基底核和脑室模型。
13、头部正中矢状面标本。
14、硬脑膜标本。
15、包有蛛网膜的整脑标本。
16、脑血管色素灌注标本。
17、脑血管色素灌注模型。
【实验内容】
一、脊髓
1、在切除椎管后壁的脊髓标本上,观察脊髓的位置,脊髓节段与椎管的对应关系。
2、在离体脊髓标本上,观察脊髓的外形和脊神经前、后根的附着部位。
3、在脊髓切片上,用放大镜观察脊髓表面的6条纵沟和中央管的位置,灰质和白质的配布及分部。
4、在脊髓横切面模型上,观察薄束、楔束、脊髓丘脑束、皮质脊髓前束和皮质脊髓束的位置。
二、脑
1、在整脑标本上和脑正中矢状面标本上,观察脑的分部以及脑干、小脑、间脑和端脑的位置。
2、在脑干和间脑标本上,观察脑干的组成(延髓、脑桥和中脑)、外形,第3-12对脑神经的连脑部位。
3、在电动透明脑干模型上,观察脑干内脑神经核的配布、性质,识别动眼神经副核、三叉神经运动核、三叉神经感觉核群、面神经核、舌下神经核以及红核和黑质的位置。
4、在离体小脑标本上和小脑水平面标本上,观察小脑的外形、分部和内部结构。
5、在脑正中矢状面标本上,观察第四脑室的位置、形态和连通关系。
6、在脑干和间脑标本上以及脑正中矢状面标本上,观察间脑的位置和分部;第三脑室的位置和连通关系;背侧丘脑的位置和外形,内、外侧膝状体的位置;下丘脑的组成和位置。
7、在整脑标本上,观察端脑的外形。
8、在脑正中矢状面标本上,观察大脑半球的外形、分叶、各面主要的大脑沟和大脑回以及嗅球和嗅束的位置。
9、在端脑水平面(经纹状体和内囊)标本上以及基底核和脑室模型上,由浅入深观察大脑皮质的厚度,大脑髓质的三类纤维(注意识别内囊的位置和形态),基底核(尾状、豆状核、杏仁体)的形态和位置以及侧脑室的位置和连通关系。
10、在切除椎管后壁的脊髓标本上和包有被膜的离体脊髓标本上,观察硬脊膜的形态和硬膜外隙的位置,脊髓蛛网膜的形态,蛛网膜下隙及终池的位置以及软脊膜的形态。
11、在头部正中矢状面标本上和硬脑膜标本上,观察硬脑膜与颅盖、颅底的连结情况,大脑镰和小脑幕的形态、位置,上矢状窦、横窦、乙状窦和海绵窦的位置,蛛网膜的位置以及脉络丛的位置。
12、在包有蛛网膜的整脑标本上,观察脑蛛网膜的形态,蛛网膜下隙及小脑延髓池的位置。
13、在脑血管色素灌注标本和模型上,观察颈内动脉发出的大脑前动脉和大脑中动脉的分布,基底动脉分出的大脑后动脉的分布,大脑动脉环的位置和组成,以及大脑中动脉中央支的分布。
【思考题】
1、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哪些结构?
2、大脑分那几叶?有哪些沟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