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案  
当前位置: 基础护理>>课程网站>>电子教案>>理论教案>>正文
 
 课程简介 
 教学大纲 
 课程标准 
 授课计划 
 课程录像 
 电子教案 
 多媒体课件 
 教材与教参 
 课程说课 
 单元习题 
 试题集 
 实训教程 
 实习大纲 
 实践教学 
 学习园地 
 校企合作 
 

第七章 休息与活动
2010-10-25 14:43  

        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理论课教案

 

   课程名称:基础护理       任课教师:      职称:

        

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

第七章 休息与活动

休息与活动室人类最基本的生理需要,是维持人体健康的必要条件。病人在患病期间,通过适当的休息有利于精力和体力的恢复;长期卧床的患者可以通过适当的活动,刺进血液循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护理人员应该给病人长早一个良好的休息环境,并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协助和指导病人进行适当的休息和活动,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其早日康复。

第一节 休息

休息的概念

休息(rest)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相对地减少活动,使人从生理上和心理上得到松驰,消除或减轻疲劳,恢复精力的过程。

 

一、休息的意义

休息是人类最基本的生理需要,是维护健康的重要条件,不仅影响人的生理状况,而且还影响着人的情绪、记忆、注意力等。对健康人和患者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休息与健康的关系  

健康人需要适当的休息,休息是维持人类健康,使其处于最佳状态的必要条件,少休息可产生一系列疲倦和劳累的身体症状,机体功能状态欠佳,健康水平下降。

 

2.休息与康复的关系 

 休息可消除疲劳,促进体力和精力的恢复。

②休息可减少消耗,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及组织修复。休息可减少主要脏器的负荷,增进重要脏器的营养,贮存机体蛋白质,预防并发症。

 

 

 

 

 

 

导入新课5分钟

 

 

 

 

 

 

 

 

 

讲解概念5分钟

 

 

 

 

 

 

 

 

 

 

 

 

 

举例讲解5分钟

 

 

           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理论课教案

 

   课程名称:基础护理         任课教师:      职称:

        

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

3休息可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机体康复。

 二、休息的先决条件

良好的休息,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生理上的舒适 在休息前必须把身体上的不舒适减至最低程度。护理人员要满足患者的生理需要,提供各种舒适服务,如解除和控制疼痛,协助搞好个人卫生,安排舒适的体位,调节好病室内的温度、湿度、光线,减少噪音等。

2.心理上的放松 要得到良好的休息就要减少紧张和焦虑,保持情绪稳定。护理人员应耐心地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问题,得到及时准确的护理服务。

3.充足的睡眠 得到休息最基本的先决条件是充足的睡眠。只有满足了一定的睡眠时数,才能达到真正的休息。护理人员应了解睡眠的生理,创造良好的睡眠条件,解决患者的睡眠问题,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三、睡 眠

睡眠概念 

睡眠(sleep)是最自然的休息方式,约占人生的1/3时间。通过睡眠,可以使人的精力和体力得到恢复,在睡眠后可以保持良好的觉醒状态。

(一)睡眠的生理

现代的观点认为,睡眠是一种特殊的知觉状态,虽然人对周围环境的反应能力降低,但并未完全消失,只是人对周围环境的知觉和反应明显减少而已。某种类型的刺激可以唤醒某些人,但不一定能唤醒其他人。睡眠是一种周期现象,睡眠的周期是循环式发生的,一般一天一次。睡眠和觉醒是人类和高等动物维护生命活动所必需的普遍生理现象。二者随着昼夜变化而交替出现,形成规律性的生理节奏。

 

 

 

 

 

举例讲解5分钟

 

 

 

 

 

 

 

 

 

 

 

讲解5分钟

 

 

 

 

 

 

 

 

 

 

         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理论课教案

 

   课程名称:基础护理        任课教师:      职称:

        

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

(二)眠的原理 

睡眠是由睡眠中枢控制。目前认为脑干尾端有睡眠中枢,这一中枢发出的冲动向上传导可作用于大脑皮层,与控制觉醒的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的作用相对,从而调节睡眠与觉醒的相互转化。

1.睡眠的分期

睡眠是由交替出现的两种不同的时相组成,分别称为正相睡眠(orthodox sleep)也称慢波睡眠(slow wave sleepSWS)或不速动眼 (nonrapid  eye  movement, NREM)睡眠,和异相睡眠(paradoxical sleep)也称快波睡眠(fast wave sleep)或速动眼(rapid  eye  movement,REM)睡眠。

1.不速动眼阶段睡眠 

此期脑电图(EEG)的特征与觉醒时相比,脑电波呈现同步化慢波时相,呼吸和其他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活动均下降,表现为闭目、瞳孔缩小、肌肉放松,但还有一定的张力。可分为四期:

第一期:为清醒与睡眠之间的过渡期,是所有睡眠时相中睡得最浅的一期,只维持几分钟,很容易唤醒。

第二期:睡眠逐渐加深,但仍易被唤醒,大约持续10-20分钟。此期生理活动继续变慢,肌肉逐渐放松。

第三期:为熟睡期,大约持续15-30分钟,此期肌肉完全放松,心跳缓慢,体温、血压下降,身体很少动,难以唤醒,只有巨响才能被唤醒。

第四期:为深睡期,大约持续10分钟,此期身体完全松弛,无任何活动,极难唤醒,遗尿和梦游可能发生。

2.速动眼阶段睡眠  

此期的特点是眼球快速转动,脑电图活跃,与清醒时极为相似,

 

 

 

 

 

 

讲解5分钟

 

 

 

 

 

 

 

 

 

 

 

 

 

 

 

          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理论课教案

 

   课程名称:基础护理       任课教师:      职称:

        

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

而肌电图反映肌张力极低。在REM睡眠中,躯体基本上呈松弛状态,但体温、血流及脑的耗氧量均有增加,心率、血压和心输出量也有增加,经常接近清醒时的水平。

2、睡眠时相的周期 

人的睡眠是周期发生的,其本身也是由几个周期组成,睡眠时,NREMREM两个阶段交替出现,每一周期都含有从60-120分钟不等的(平均为90分钟)有顺序的睡眠时相,成人平均每晚出现4-6个睡眠时相。新生儿睡眠两个阶段各占一

半;一岁半以上的小儿速动眼阶段占35%6岁左右为30%;青壮年又回到25%;老年人只占15%

(二)睡眠的评估

1.影响因素的评估       

1生理因素

1)年龄:通常人类睡眠的需要量与其年龄成反比。婴儿期大约需要1620小时,幼儿期需要1014小时,学龄前期儿童需1112小时,青少年期需910小时,成年期78小时,到老年期,通常每天只需67小时即可。

2)疲劳:适度的疲劳有助于入睡,但过度的精力耗竭反而会因为太累而无法入睡。3)昼夜节律性:每个人的睡眠-觉醒与生理变化具有生物钟式的节律性,节律的破坏会影响睡眠,通常需要3~5天才能恢复正常。

4)寝前习惯:不少人睡前有例行活动的习惯,如洗热水澡,喝牛奶,阅读报纸书籍,听音乐等,如果这些习惯被改变则可能使睡眠发生障碍。

5)内分泌变化:如妇女月经前期或月经期常常会出现嗜睡的现象。

 

 

 

 

 

 

 

 

 

 

 

举例讲解5分钟

 

 

 

 

 

 

 

 

 

 

 

 

 

 

 

 

 

           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理论课教案

 

  课程名称:基础护理        任课教师:       职称:

        

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

2病理因素

1)疾病:许多疾病及其症状都可影响睡眠,

 2)身体不适:身体的舒适是获得休息与安睡的先决条件。因此,入睡前必须减轻或去除身体的不适,如疼痛、饥饿、腹胀、呼吸不畅等。

3心理因素:任何强烈的情绪,如害怕、焦虑、喜悦、悲哀等都可能造成失眠。

4环境因素:睡眠环境的变化可以改变睡眠状况,研究发现在新环境中NREMREM睡眠的比例会有所变化,主要为ERM减少,入睡时间延长,觉醒次数增加等。

5药物:药物也会影响睡眠形态。如长期服用安眠药,停药后往往会导致对药物的依赖或使睡眠障碍更严重。

2、睡眠失调

1失眠insomnia) 是睡眠形态紊乱中最常见的一种,主要表现为难以入睡,难以维持睡眠状态(易醒、多梦、睡不深),早醒。

失眠分为原发性失眠和继发性失眠,者常主诉没有睡好,清醒时或白天感到疲乏。

2睡眠过多(hypersomnias) 指睡眠时间过长或长期处于想睡的状态。患者白天无力、嗜睡并伴有头痛,但夜间睡眠不稳。

3发作性睡眠(narcolepsy) 这是一种特殊的睡眠失调,表现为白天发作性入睡,而夜间睡眠障碍。特点是控制不住的短时间的嗜睡。患者晨起即感疲乏无力,发作时,局部肌张力突然丧失,脸下垂,不说话,垂头。约有25%的人在发作性睡眠时有生动的、充满色彩的幻觉和幻听。发作后,患者感到精力恢复。

 

 

 

 

 

 

 

 

 

 

 

 

 

 

 

 

 

 

 

5分钟

 

 

         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理论课教案

 

   课程名称:基础护理         任课教师:     职称:

        

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

4睡眠型呼吸暂停(sleep apneas) 睡眠型呼吸暂停是一种在睡眠间发生自我抑制、没有呼吸的现象,可分为中枢性呼吸暂停和阻塞性呼吸暂停两种类型。

5.其他:梦游、遗尿等。

四、促进休息和睡眠的护理措施

(一)建立良好的休息环境

患者休息的环境应以清洁、安静、安全为原则。常规的护理工作应安排在白天,遇有特殊情况,必须在睡眠时间采取某些护理措施时,则应将活动间隔90min,减少患者醒来的次数。

(二)满足病人的睡眠习惯,做好就寝前的准备工作

尊重患者的睡眠习惯,满足其身心需要 对患者平时养成的睡眠习惯应予重视,并尽可能使其维持原有规律。

(三)合理安排护理措施

(四)加强心理护理

(五)合理使用药物

(六)睡眠失调的护理

1失眠 提供诱导睡眠的措施,如睡前喝少量牛奶、进行放松和深呼吸练习、背部按摩、自我催眠等,必要时给予镇静催眠药。

2睡眠过多 对睡眠过多的患者,指导其控制饮食,减轻体重,增加有趣和有益的活动并限制睡眠时间。

3发作性睡眠 发作性睡眠患者选用药物治疗并指导其学会自我保护,注意发作先兆,减少意外发生。

4睡眠型呼吸暂停 首先要找出原因,治疗原发病。指导其采取正确的姿势,保持呼吸道通畅。

课间休息

 

 

 

 

举例讲解

10分钟

 

 

           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理论课教案

 

   课程名称:基础护理         任课教师:      职称:

        

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

第二节 活 

一、活动的意义

    凡是具有生命的生物体均需活动并都具有与生俱来的活动能力。通过身体活动来维持呼吸、循环、消化、排泄及骨骼肌肉的正常功能,减少肥胖的发生;通过思维活动维持个人意识和智力发展,防止大脑功能退化。

二、活动受限的原因

受限即制动(immobilization)指身体的活动力或任何一部分的活动由于某些原因而受到限制。

(一)生理因素

1. 疼痛

2. 损伤 关节、骨骼、肌肉的损伤扭伤。

3. 神经功能受损:重症肌无力,瘫痪患者。

4.严重疾病 :心肺疾病引起供氧不足,严重营养

5.身体残疾 先天性畸形或其他残障。

6.医护措施的限制 :骨折患者上石膏后活动受限。

(二)心理因素  

当个体承受的压力超过其适应范围时,会发生情绪制动(emotional  immobilization)。如遭受丧子之痛的母亲,因悲痛而活动,直到一段时间的调适后才逐渐恢复正常的生活。

三、活动受限对机体的影响

(一)对皮肤的影响 

长期卧床不活动可导致皮肤的抵抗力下降,皮肤易受损或形成压疮。

(二)对骨骼和肌肉组织的影响 

机体骨骼、肌肉组织长期不活动,会导致肌肉无力或萎缩、关节僵硬或挛缩。

 

举例引入

5分钟

 

 

 

讲解5分钟

 

 

 

 

 

 

 

 

 

 

 

 

 

 

讲解10分钟

 

 

 

          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理论课教案

 

  课程名称:基础护理         任课教师:     职称:

        

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

(三)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长期卧床的患者,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主要为体位性低血压与血栓形成。

(四)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长期卧床不动,导致呼吸系统的两大合并症是坠积性肺炎和二氧化碳滞留。

(五)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由于活动量的减少,者往往出现厌食,摄入的纤维和水分减少,同时胃肠道的蠕动减慢,患者常出现便秘。

(六)对泌尿系统的影响 

可以导致排尿困难、尿潴留、结石、感染等。

七)对心理社会方面的影响 

长期卧床,患者往往出现焦虑、恐惧、失眠、自尊的改变、愤怒、挫折感等。

四、病人活动能力的评估

评估最主要的目的是判断个体是否有能力活动,是否存在活动受限的因素,活动的程度是否合适,以及识别是否有任何废用的结果存在。

(一)病人的一般资料

(二)心肺功能状态

(三)骨骼肌的状态

在正常肌张力的情况下,触摸肌肉有坚实感。肌力程度一般分为6级。

0级 完全瘫痪、肌力完全丧失。

1级 可见肌肉轻微收缩但无肢体运动。

2级 可移动位置但不能抬起。

3级 肢体能抬离床面但不能对抗阻力。

4级 能作对抗阻力的运动,但肌力减弱。

 

 

 

 

 

 

 

 

 

 

 

 

 

 

讲解、举例

10分钟

 

 

 

 

 

 

 

 

 

 

 

 

 

 

         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理论课教案

 

   课程名称:基础护理         任课教师:      职称:

        

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

 5级 肌力正常。

(四)关节功能状况

通过患者的主动或被动运动,观察关节的活动范围有无受限,是否有关节僵硬、变形,活动关节有无声响或疼痛不适。

(五)机体活动能力

通过对患者日常活动情况的观察来判断其活动能力:

0度 完全能独立,可自由活动。

1度 需要使用设备或器械(如拐杖、轮椅)

2度 需要他人的帮助、监护和教育。

3度 既需要有人帮助,也需要设备和器械。

4度 完全不能独立,不能参加活动。

(六)病人目前的患病情况

疾病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可限制机体的活动,评估疾病的程度有助于合理安排患者的活动量。

(七)心理状态

个性外向的人善于社交和喜欢户外活动;情绪良好时,乐于进行运动。

五、对病人活动的指导

(一)选择合适的卧位

(二)保持脊柱的正常生理弯曲和各关节的功能位置

(三)维持关节活动范围

关节活动范围(range-of - motionROM)是指根据每一特定关节可活动的范围来对此关节进行屈曲和伸展的运动,是维持关节可动性、防止关节挛缩和粘连形成、恢复和练习关

 

 

 

 

 

 

 

 

 

 

 

 

 

 

 

 

 

讲解、演示10分钟

 

 

 

 

 

 

 

 

 

 

 

          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理论课教案

 

    课程名称:基础护理         任课教师:    职称:

        

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

节功能的有效锻炼方法。ROM可分为主动性ROM和被动性ROM

(四)进行肌力锻炼

1、等长运动(isometric  exercises

2、等张运动(isotonic  exercises

3、进行肌肉锻炼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掌握运动量及频度,使每次运动达到肌肉适度疲劳,每次运动后有适当间歇让肌肉充分复原。

2运动效果与运动者的主观努力密切相关,须使患者充分理解、合作并使其掌握运动要领。

3运动不应引起明显疼痛,

4运动前后应作准备及放松运动。

5注意肌肉等长收缩引起的升压反应及心血管负荷的增加。

4、协助患者进行室外活动 室外活动有助于开阔患者心胸,改善患者情绪。护理人员应协助活动不便的患者借助拐杖、轮椅等进行适当的室外活动。

小结:

本节要求同学们掌握休息与睡眠的概念、促进病人睡眠的护理措施、对病人活动的指导,熟悉协助病人休息的护理措施、睡眠的分期、睡眠失调、睡眠与住院病人的关系、病人活动受限的原因、活动减少对机体的影响、病人活动的评估,了解休息的意义、满足休息的条件、睡眠的原理、睡眠的需要、影响睡眠的因素、睡眠的评估、活动对生理功能的影响。

 

 

 

 

 

 

 

 

 

5分钟

 

 

 

 

 

 

 

 

 

 

 

 

 

 

 

上一页 [1 2]
关闭窗口

 
     

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 医学系基础医学教研室
地址:陕西省咸阳市沣河新区统一大道
电话:029-33680167  ICP备案号:
陕ICP备060049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