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课件  
当前位置: 首页>>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精品重点课程>>正常人体结构>>正文
 
 课程介绍 
 课程标准 
 授课计划 
 课程录像 
 电子教案 
 多媒体课件 
 教材与教参 
 考核方案 
 单元习题 
 样例试卷 
 实验指导 
 学习园地 
     
 
第十一章 内分泌系统
2010-10-09 08:47  

一、概述

组成:内分泌器官、内分泌组织、内分泌C

内分泌器官: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垂体、松果体、胸腺

内分泌组织:胰岛、睾丸间质C、卵泡C、黄体、上皮性网状C

分泌物→激素→血液和淋巴→靶器官,调节靶器官活动,为N--体液调节。作用具有特异性。

二、甲状腺

(一)形态与位置:位于颈前正中,喉与气管的两侧,呈H形,分侧叶(上极平甲状软骨中部,下极达第六气管软骨环)和峡部(位于第二~四软骨环的前方)。

作用:①产生甲状腺素,调节机体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②降钙素→血钙↓

二)组织结构

1、甲状腺滤泡:由一层立方形C围成,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滤泡腔内含有红色胶状物,滤泡上皮分泌甲状腺素,可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尤其是儿童的骨髂和脑的发育),提高中枢NS兴奋性。

2、泡旁C位于滤泡上皮C之间或滤泡之间的CT内,单个或成群分布,C呈卵圆形,比滤泡C大,C着色浅,分泌降钙素,使血钙降低。

三、甲状旁腺

1、位置和形态:呈扁的卵圆形,黄豆大小,上下各一对,贴在甲状腺侧叶的后方,有时埋入实质内,重0.12~0.14g

2组织结构:甲状旁腺的腺C排列成索条状或团状,间有CT和丰富的毛细血管,腺C分主C和嗜酸性CC呈多边形或圆形,分泌甲状旁腺素

3、作用:甲状旁腺素,可调节钙磷代谢→使血钙↑、血磷↓,不足→手足搐搦症→死亡。

四、肾上腺

(一)形态和位置:黄色,左右各一,左侧呈半月形,右侧呈三角形,位于肾筋膜内,分皮质和髓质。

(二)组织结构

1、肾上腺皮质

占肾上腺厚4/5,分球状带、束状带和网状带。

(1)球状带:腺C排列成球形或半球形,C呈低柱状,核圆形,较小,分泌盐皮质激素,可促进远端小管、集合管排钾保钠。

(2)束状带:腺C排列成索条状,间有毛细血管,分泌糖皮质激素,调节糖和旦白质的代谢。

(3)网状带:C呈多边形,排列成索条状并相互交织成网,网眼内有血窦,分泌性激素(♂激素为主)。

2、肾上腺髓质

五、垂体

(一)位置和形态:扁椭圆形,灰红色,位于垂体窝内,上连漏斗,分腺垂体和神经垂体。

1、腺垂体分泌生长激素、催乳素、促激素(促甲状腺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性腺素)

2、神经垂体贮存抗利尿素、催产素。

(二)垂体的组织结构

1、腺垂体:腺C排列成团块状或索条状,间有丰富的血窦,腺C分嗜酸性C嗜碱性C和嫌色C

1嗜酸性CC体积大,边界清楚,胞质内有许多嗜酸性颗粒,分①生长激素C分泌生长激素,可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幼年分泌过多出现巨人症,成人出现肢端肥大症,分泌不足则出现侏儒症。②催乳素C分泌催乳素,促进乳腺的发育和乳汁的分泌。

(2)嗜碱性C①促甲状腺素C分泌促甲状腺素,促进甲状腺的生长、发育和分泌。②促性腺素C分泌卵泡刺激素可促进卵C和精子的形成,还分泌黄体生成素可促进黄体的形成和分泌和睾丸间质C的分泌。③促肾上腺皮质激素C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进肾上腺皮质的生长发育和束状带的分泌

(3)嫌色CC数量多, C体积小,成群分布,可能是一种未分化的C分化为上述C或者是分泌后的上述C

2、神经垂体

下丘脑的视上核分泌的抗利尿素和室旁核分泌的催产素,通过轴突输送至神经垂体,神经垂体贮存以上两种激素。

六、松果体

位于丘脑的后上方,椭圆形,淡红色,儿童发达,7岁后萎缩,10岁后钙化。

作用:产生褪黑激素→抑制性腺成熟,破坏→性旱熟。

附件【内分泌系统.ppt已下载
关闭窗口
 
     

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 医学系基础医学教研室
地址:陕西省咸阳市沣河新区统一大道
电话:029-33680167  ICP备案号:
陕ICP备06004922号